食物

許多人都認為食物的品項及成分是導致肥胖的主要因素之一,相反的,也認為某些類別的食物成分,應該可以抑制肥胖,甚至消除肥胖問題。其實透過缺氧型肥胖研究中心的研究與整理,的確在生活中常見的某些食物,確實可以幫助抑制肥胖問題,當然我們也從一些極少數藥食同源的食物中,著實發現具有可以改善缺氧型肥胖的成分,它們的功能有些是透過促進脂肪細胞的燃燒,有些是透過強化細胞有氧代謝的分子調節,當然還有是透過抑制糖份分解、改變血脂及膽固醇合成等等前面所提的策略。以下就是一些針對缺氧型肥胖有益策略下,各種食物品項及簡略研究說明 :

  A.  促進脂肪燃燒的食物 :

 1.  南非醉茄 (Withania somnifera):

主要稱作印度人參,為睡茄科的一種植物,為印度傳統阿育吠陀草藥中非常重要的藥食同源藥草之一,它在印度的歷史地位相當於人參在華人的地位一樣,(至於在台灣為何被稱作南非醉茄,本研究室翻遍已知的所有文獻,除了一本在2003年出版關於紀載南非植物調查的書籍內有一條記載之外,再也沒有紀錄或文獻出現過,其餘上千篇的學術文獻卻絕大多數都是從印度及美國發表,我認為這對印度來說確實有點冤枉與歧視)。

 

這個印度人參,雖然主要被人們使用在增強能量及體力等方面的傳統用途,但是近年來卻發現它裡面的幾項特殊成分,像是醉茄素A-F(Withaferin A-F)、以及醉茄內脂-A-D(Withasomniferol A-D)等成分,陸續被發現後,經過許多試驗都顯示對促進脂肪細胞的消除及縮小有明確的功效,為此甚至還進行了減肥相關功能的人體臨床試驗。

 

我們研究室從印度人參中萃取的一些物質中,發現可以促進粒線體內的發熱蛋白UCP (Uncoupling Protein),如UCP-1, 3等等的活性,而達到使脂肪細胞發熱的功能。我們認為透過印度人參對脂肪細胞的燃燒,才能將多餘的能量釋出轉換,而讓人體獲得更多的能量體力,這才是減肥的最好策略。

 

 2.  希臘草 (Trigonella foenum-graecum):

希臘草經常被稱作葫蘆巴或雲香草、香苜蓿等名稱,是一種年生的豆科植物,豆莢內的種子經常被人們直接食用或曬乾後當作藥材或香料使用,而嫩芽本身又是當地餐桌上常見的青菜沙拉用料。從它的名稱就不難聯想到,它原生在地中海周邊區域的土地上,在希臘幾乎是幾千年傳統的藥食同源植物,人們除了將它作為女性提高泌乳、經痛、及輔助男性性功能之外,對疲倦、糖尿病及慢性發炎等疾病也具有相當效用。

 

近年來,許多的科學家發現它的種子裡面所含的一些物質,對於肥胖及油脂代謝有某些特別功能,像是亮胺酸羥化的同分異構物(4-OHIle)、或一些醣基化皂苷等等,都能對脂肪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活性及油脂代謝發生快速變化,加上這希臘草進行過多次與血糖及肥胖相關的人體試驗,從裡面的某些數據,加上我們研究室發現,在希臘草的種子中萃取分離出的某些物質,具有改變能量代謝途徑並轉換成熱能的效能,因此我們認為利用希臘草對脂肪細胞的輔助燃燒代謝功能,可以將脂肪代謝的能量釋出轉換熱能,而讓體細胞獲得更多的能量體力,應該是減肥的上上之策。

 

 3.   肉桂(Cinnamomum verum ):

肉桂又稱為月桂、桂皮或官桂,是一種樟樹科樹木的內皮層,一般可以作為調味品、香料及衍生相關產品,自古就是中醫裡面重要的處方之一。幾千年前的古埃及很早就使用肉桂香料當成製作木乃伊的重要藥草之一,其他早期西方國家如希臘、羅馬及阿拉伯、波斯等中東文明大多也和這個藥草有密切相關。由於它的品系相當的廣泛,各地樹種所產出的肉桂香味也略有不同,這代表裡面的成分也有極大的差異。以傳統中藥使用的肉桂品系中,又以雲南產地最具療效,而在國際間則以斯里蘭卡所產的肉桂價值最高。

 

肉桂對人們除了食用及調味之外,最大的感受功效就是食用後有發熱的體感,雖然近年來大多數的醫學研究都發現它對降低血糖及糖尿病的相應指標,如糖化血色素(HbA1C)等具有很明顯的改善功效,但是對於肉桂是否有助脂肪減少及降低血脂等等議題,仍然還在爭議中。

 

 我們研究室從雲南的肉桂品系中萃取出一些物質中,發現可以活化粒線體裡面電子傳遞鏈下游的發熱蛋白UCP (Uncoupling Protein)群,像是UCP-1, 3, 4等等的活性,而讓細胞發生發熱的功效。因此我們認為利用肉桂萃取物對脂肪細胞,也可能的形成轉換脂肪而成為熱能的機制,將多餘的能量釋出燃燒,而改變血糖的分配不平衡,是解決缺氧型肥胖的好策略之一。

 

只不過由於肉桂植物中含有較多的香豆素(Coumarin)物質,對於孕婦、凝血功能不佳者、腫瘤癌症患者、及慢性發炎者都具有潛在危害,因此對於長期對抗缺氧型肥胖者,肉桂並不是最好的使用選擇。

 

Click Here

B. 強化有氧代謝的食物

 

 1.  丹參(Salvia miltiorrhiza):

 

丹參,又名紅參或血參,除了因為它新鮮的根部顏色呈現鮮紅色、或者乾燥後呈現如丹紅色之外,最重要的是自古它就是中草藥裡面,被用在治療心血管疾病的主要藥方。在2005年時,我們的研究團隊更發現它其中的一項重要抗氧化物成分(MLB),具有抑制鈉鉀離子幫浦酶(Na+K+-ATPase) 的功能,解開了它對心臟血管疾病的獨特作用機制,也讓這項藥食同源的植物進入了分子醫學新的層次之上,並在隨後不斷深入的研究之後,我們更解開了它對治療慢性缺氧疾病的廣泛應用。

 

我們發現人體慢性缺氧的主要根源為來自心臟的收縮力減退無力,而在目前其他已知可食用植物中,唯有丹參裡面的特殊MLB成分,是具有抗氧化結構的強心劑,簡單的說,除了它可以長期使用以強化心肌細胞之外,其他類似強心功能的物質,都屬類固醇結構,無法長期使用。

 

 而如同在首頁中所提及缺氧的最大因子,就是當人體超過20歲之後,每年將平均減少 1 % 的最大攝氧量,而造成這個衰退的主因,其實就是心肌收縮力退化所造成的。2010年時,透過我們在醫學中心設計及委託的人體臨床研究結果,發現當每天補充適當劑量的MLB給慢性缺氧者,將可以明顯的幫助恢復心臟功能,也就是心臟的幫浦出力明顯恢復提升,患者他們的慢性缺氧情況及指標都獲得了相當意外的改善。

 

在隨後長期的追蹤研究中也意外發現,當屬於缺氧型肥胖者在使用一定劑量的丹參MLB萃取物之後,即使長期幾年加大食用量的情況下,也比其他沒使用MLB者更能維持體重平衡,簡單的說也就是不復胖,之後量測發現他們的有氧指標也比其他沒使用者還要來的高,這說明他們體細胞上的胰島素受體,不論在功能上以及數量上,比起其他人都能維持在正常情況而沒退化。 這說明丹參這植物對於缺氧型肥胖者具有根源的改善功能,是應用在減肥的上好基礎策略。

 

 2.  紅景天(Rhodiola rosea):

 

紅景天是一種生長在西藏高原上的耐寒凍、耐缺氧植物,也由於它生長的獨特環境,加上當地藏民也利用它作為救治高原缺氧的藥草,使得人們會直接聯想到它對抗缺氧的功效。其實在全世界北半球的凍寒高原區域都有這種景天科的植物生長,根部裡面也都含有相關的主要成份包括紅景天甙(salidroside)、景天苷(rosavin)等類的多酚酸物質,以及其他醌類、酮類及皂苷類等天然物質。現今這些物質或萃取物主要都應用在如增強體力、高山症、抗疲勞、甚至抗憂鬱等方面,也都有相當不錯的商業成果。

 

我們研究中心在很早以前就針對它的萃取物,進行偏頭痛與憂鬱問題的深入研究,甚至還在醫學中心進行過一項政府補助的人體臨床試驗,雖然結果並沒有現行抗憂鬱及偏頭痛等藥物來得及效,但確實已明顯改善許多這類病症的問題與症候,尤其難能可貴的是紅景天具有長期使用的歷史並被歸類為藥食同源植物,因此雖然難以在頭痛的醫藥界被商業化,但卻也是不錯的經驗。

 

只不過在隨後幾年中針對缺氧型睡眠的研究過程中,我們發現許多這類長期失眠或憂鬱失眠的族群都會出現難以控制食慾的現象,這也是造成肥胖的主因之一,再深入研究後發現,原來是因為大多數的體細胞遭遇慢性缺氧代謝後,細胞內的能量產出不足,因此釋放補充食物的訊號,給大腦中樞神經以及周邊的脂肪細胞,大腦中的食慾素神經也就被活化, 一邊阻止身體進入睡眠,一邊製造並釋出較多的飢餓素,讓身體再尋找補充更多的食物!

 

當發現這其中的關聯奧秘之後,我們研究團隊便利用多年前對紅景天萃取物對頭痛與憂鬱的研究,再深入進行缺氧型肥胖的研究探討。結果發現它對這類缺氧型肥胖的族群,確實具有調節抑制食慾與促進入睡的雙重功能,原來透過它對細胞胰島素受體的活化,促進了正常進食時葡萄糖進入體細胞的量,使得細胞的飢餓反饋大幅降低,而抑制食慾素神經的不平衡,減少了過度進食的慾望。因此應用紅景天的萃取物去防治缺氧型肥胖,是相當不錯的上好策略。

 

 3.  鐵元素(Iron):

 

讓身體有氧的許多策略中,除了強有力的心臟壓送力之外,另外就屬攜帶氧氣的載體,也就是血液中的最多且最重要的紅血球。由於紅血球中攜帶氧氣的分子是血紅素,而每個血紅素中心,都需要一個鐵籬子螯合作為活性物質。常態狀態下的身體其實並不缺鐵,畢竟從飲食中就能夠適當地獲取,而身體幾個器官如肝臟、脾臟及骨髓裡面大多也能夠適當的儲存鐵元素。 但是若是因為貧血、腸胃道吸收不佳、長期素食、細菌與寄生蟲感染、慢性肝炎、脾臟發炎等等因素,導致鐵元素吸收不足或流失過多時,將直接造成缺氧型肥胖。

 

因此改善這些缺氧型肥胖族群缺氧的基礎方法之一,便是適當的補充有效的鐵元素。只不過,所謂的〝有效〞是因為日常我們所補充的鐵,絕大多數都無法被腸胃所吸收,一般來說,依照衛生監管單位的規定,每人一日補充的鐵元素建議為40毫克以下,但是目前幾乎所有市售的維生素及鐵劑補充品, 像是硫酸亞鐵(ferrous sulfate)、葡萄糖酸亞鐵(ferrous gluconate )、富馬酸亞鐵(ferrous fumarate)等等,進入正常人的腸道後,其吸收率大多小於10-15%以下。這還是有保養補充的人,對於其他較不重視者、腸道菌群不平衡者、或長期經血過多者等等,他們血液中的鐵籬子濃度將明顯不足,這也是為何經常見到外貌呈正常甚至纖細的體態,但經常有痛經問題的女性,她們的體脂率經常都超過30%以上的主要原因。

 

我們在鐵元素對缺氧的研究上,曾深入研究過,發現鐵的吸收以蛋白質或胺基酸螯合的鐵,最容易被人體吸收及利用,這是因為鐵元素非常容易被氧化,而且一旦進入腸道之中,將迅速被細菌爭相吞噬利用,從而轉成攻擊身體的害菌,而形成腸胃道急速蠕動形成腹痛或腹瀉等現象。而已經被蛋白質包覆或胺基酸螯合的鐵元素,則比較無法被細菌吞噬,同時也容易被腸道細胞吸收轉入身體內部利用。因此適當的使用胺基酸螯合鐵或者血紅素鐵,將有助為缺氧型肥胖的問題打下良好基礎。

 

Click Here

C. 調節醣類油脂的食物

 1.  紅麴(Red Yeast Rice):

紅麴又稱作紅麴米、紅米、丹麴等名稱,是一種將紅麴菌(Monascus spp.)接種在蒸熟的白米上,再經過發酵處理過的米。由於發酵過紅麴米呈紫紅或棕紅色,可以再泡製成紅麴酒、酒釀,或與肉類結合而成紅糟肉等等食品,現今也成為一種僅有華人歷史特色的天然食品添加劑。由於紅麴使用的年份大於1000年以上,因此在這之間的醫學叢書,像是本草綱目裡面就詳說它對油脂及心血管問題具有不錯的療效。

 

而當現代的生物科學與藥學出現之後,就將它的功能及生長的來龍去脈很快地弄清楚。原來在這個紅麴菌(Monascus)以及它的親戚曲黴菌(Aspergillus)的二次代謝過程中,會分泌一種特別的化合物質,好巧不巧地,美國隊以及日本隊兩組科學家,竟然都在1970年代不約而同地,從不同物種中發現並分離出同一個物質,美國隊稱他們發現的物質為Lovastatin(曲黴菌), 而日本隊則稱它們作monacolin(紅麴菌),美國隊很快地就申請專利,不久後就申請了至今仍然為降低膽固醇的主力用藥(史他汀類),而日本隊卻只能將成果公開,成為保健食品爭相使用的原料之一。

 

這個紅麴的重要物質,主要是在肝臟細胞中,對膽固醇製造過程中的某一重要酵素(HMG-CoA reductase)的活性給抑制阻斷掉,於是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自然的就降低到標準值以下,這對許多膽固醇過高的人,似乎好像是福音,但如果紅麴有效物的濃度夠高的話,甚至可以降低達50%左右的體內膽固醇,那就會使體內絕大多數的細胞膜修補、賀爾蒙的製造產生遭受極大的破壞。不但如此,對於缺氧型肥胖者,雖然適當劑量的紅麴萃取物,可以幫助消除體檢時的膽固醇出現紅字,並防止血管發生動脈粥狀硬化等問題,但是對於體脂及血脂的降低,其實並無任何功能。因此,它的使用時機則建議併同前面兩項大策略下的食品一併使用,才能將血脂與膽固醇一併調降至安全的範圍。

 

 2.  山楂(Hawthorn):

山楂又稱為仙楂、胭脂紅、山裡紅,是一種全世界各地都有生長的植物,在華人地區主要是食用它的果子作為蜜餞、食品及養生使用,自古它也是作為消除體脂、化解油膩及保護心血管的重要藥材之一。但是在西方國家,由於山楂樹之上多刺,因此主要被人們當成農場圍籬使用,加上現在由於水果及食品的種類繁多,這項具有減脂功能但卻又沒那麼引人垂涎的蔬果,就漸漸被人們所忽略。

 

在近年科學界對它的研究其實相當多,山楂果的萃取物被發現具有抑制脂酶活性的成分,這說明了若在飲食中使用山楂,將有助脂肪類的食物不被消化吸收,多餘的脂肪反而刺激腸道而被直接排出體外。另外山楂的有些多酚物質可以幫助降低血脂的濃度,並能強化肝臟對油脂的代謝能力,而減少脂肪肝的厚度。

 

我們研究中心很早就對山楂萃取物的特殊物質進行研究,在山楂的萃取物質中,由於有一種類似強心劑的類固醇成分,具有抑制鈉鉀離子幫浦酶的功能,所以它能發揮強化心臟與耐缺氧能力的功效,所幸由於與受體分子間的引力不大,使得抑制的時間較短較弱,而比較不至於產生太大的副作用,加上果子裡面特有的多酚酸成分具有抑制脂肪酶的功能,可以阻擋三酸甘油脂轉化成游離脂肪酸的過程,這些功效恰好值得應用在缺氧型肥胖的症狀中使用。

 

3.  茶葉(Camellia sinensis):

茶葉自古以來就被人們應用在解毒與消積食這兩大功能上。從〝神農嘗百草、遇毒以茶解”的傳說開始,人類至今的許多生活都和茶葉息息相關,同時茶葉也是歷史上少數能引發戰爭的植物之一,例如美國也是因茶葉貿易糾紛引發戰爭後才發生獨立建國,可見茶葉對人類的重要性。

 

撇開它的風味與提神等基礎功能不談,由於茶葉內所含的特殊兒茶素成分以及茶葉的植物環境,很容易在經過人為製茶過程中所產生化學結構堆疊,而產生倍數以上的不同衍生多酚類物質,這些物質中有些具有抑制脂肪酶的功能( lipase),有些能抑制葡萄糖的轉運(α-glucosidase),有些還能抑制澱粉轉化變成葡萄糖(amylase )等等,這些不同的特殊物質進入身體後,同時多功能的將食物中熱量最大宗的油脂及澱粉抑制吸收,使得長期降低體脂與能量的目的。

 

我們的合作研究單位,在幾年前從台灣某些特殊品系茶葉中,發現具有調控人體飢餓感的物質,在隨後幾年的努力研究後,我們也掌握了另外幾項特殊的茶葉萃取物質,具有逆向調控飢餓感而強化分泌瘦素的作用,簡單的說也就是具有抑制食慾的功能,加上原有茶葉抑制澱粉與脂肪的轉化功能,這個歷史悠久的作物,應用在缺氧型肥胖防治的食物上,當屬相當好的策略之一。

 

 4.  芭樂(Psidium guajava):

芭樂,也被稱作番石榴、拔仔等台灣本土名。其實這植物原產於加勒比地區中美洲南美洲等亞熱帶與溫帶的植物,只不過經過長期雜交改良,原本硬澀多籽的品種也被香甜軟汁的果實所取代。雖然如此,傳統上人們對於芭樂果及芭樂葉就有許多的食療記載,像是高血壓、糖尿病、發炎發燒、疼痛等等功能。

 

在肥胖的許多研究發現,芭樂裡面含有許多特殊的沒食子酸及其它衍生物質,透過這些物質可以明顯發生抑制脂肪酶(lipase)以及葡萄糖苷酶( glycosidase)的功能。這也說明了這芭樂萃取物對於攝入的糖分及油脂,發揮到減糖減油的基礎能量基礎把關的功效,這也是傳統當地族群比較沒有肥胖問題的可能因素之一。

我們研究中心也曾對台灣的芭樂進行過血糖調控的研究,首先,現在改良過的芭樂與傳統土芭樂葉片中所含的沒食子酸含量竟差距數倍之多,其次利用土芭樂葉萃取的沒食子酸物質對糖尿病動物模型餵食之後,這些動物的胰島素受體原來的阻抗漸漸地都被活化,也就是說能量可以進入體細胞,而同時脂肪組織也漸漸縮小。因此我們認為這原本難吃的土芭樂葉,可以做為防治缺氧型肥胖相當好的應用食材。

 

 5.  馬鈴薯 (Solanum tuberosum)

馬鈴薯,是屬於茄科茄屬的塊莖食物物,原產於南美洲秘魯的安地斯高原上,經過幾千年人類的馴化之後,它變成人類食物中四大澱粉來源的主食之一。我們在這裡要先聲明,並非專門或大量食用馬鈴薯,就可以防治缺氧型肥胖,而是我們在此提供一種可以當作主食的選擇罷了,若誤認聲明並大量的食用諸如炸薯條、速食店薯泥等等超高能量食品,不用多久即使沒缺氧,也將發生嚴重的肥胖症。

 

由於未馴化的馬鈴薯原本就是有毒的茄科植物的塊莖,為了抵抗病蟲及高寒氣候,裡面就蘊藏大量的多酚酸類化合物,然而仍有幾種馬鈴薯的品系(如cv. Bora Valley、cv. Russet Burbank等),被發現塊莖裡仍然含有大量抵抗病菌的多酚酸二次代謝物質,尤其是紫色的馬鈴薯,如cv. Bora Valley 品系,裡面甚至發現有一種特殊成分,具有活化UCP-3(uncoupling protein)的類發熱蛋白酶活性的功能,可以將原本要生產的能量電池(ATP)轉變成熱能散去。這和一般紫色米、紫色玉米等變性主食那種較難消化的策略有很大不同,透過這類澱粉食品除了可以維持最低能量與食慾的需求之外,又可以實踐去除多餘能量的功能。或許,對於缺氧型肥胖者是一項可以作為主食的不錯選擇。

 

Click Here

活動

 

 幾乎所有的活動都能消耗能量及熱量,但是若是這些活動能夠主要針對脂肪燃燒、有氧代謝、以及油脂轉換等這些防治缺氧型肥胖的策略時,除了將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減重效果外,還能有助恢復能量的調節,讓身體從慢性缺氧的死亡螺旋逆轉,而朝向有氧代謝的健康正循環。以下就是幾項針對缺氧型代謝的特別活動或運動研究 :

A.  促進脂肪燃燒的活動 :

 

 1.  阿斯坦加瑜珈(Ashtanga Yoga):

阿斯坦加瑜珈也稱作八肢瑜珈(Eight limbs Yoga),瑜伽運動原本是一種透過身體動作、控制呼吸方式和意念冥想,並以維持身體與精神平衡的一種特殊運動,傳統瑜伽源自於古印度文化,約莫在 5 世紀前笈多王朝時期,為古印度六大哲學派別的其中一派代表的修練方式。而阿斯坦加瑜珈,則是由一位印度哲人,在傳統瑜珈中再分出的另一種瑜珈派別。

 

這項瑜伽有別於一般需要柔軟度較多的瑜伽,阿斯坦加瑜珈主要是著重氣與力的鍛鍊,也是目前所有瑜伽種類中運動強度較大的一個派別。阿斯坦加瑜伽的體位有固定的順序,強調動作的連貫性與支撐力,可以有效訓練體能、肌耐力與柔軟度,甚至挑戰身體極限。國際上有幾項的研究發現這項瑜珈運動對體力與肌肉的增長具有明顯的功效,甚至透過人體臨床比較後研究發現,透過連續12週以阿斯坦加瑜珈和一般瑜珈的訓練之後,阿斯坦加瑜珈的受試者他們的腰圍、BMI、體脂率等等指標,都比一般瑜珈還要來得明顯少。

 

我們研究發現,透過這類型瑜珈的鍛鍊,主要是能夠透過瑜珈的腹式呼吸以增加體細胞的血氧供給,促進有氧代謝,再經過較強烈的運動消耗體能,進而刺激脂肪細胞釋出較多的能量消耗,這兩者同時結合後,將有助缺氧型肥胖的對局部體脂改善,尤其是腹部的脂肪消除。但由於阿斯坦加瑜伽不管是在體能上、動作上都比較劇烈,算是較高強度的運動,所以建議那些已經有基礎瑜伽訓練過的人,而且仍開始必須由專業人士陪同協助才能進行。

 

 2.  高強度間歇運動(HIIT)

高強度間歇運動主要是由英文High Intensity Interval Training(HIIT)直譯的一種運動訓練概念,其中演變後有些就以訓練方式發明者,如東京體訓大學的田畑泉(Izumi Tabata)教授的姓氏作為代表,而形成所謂明星網紅界的減肥運動TABATA 運動。這項運動主要是透過先以非常高強度的運動,例如以快跑方式衝刺30秒,使心臟強度達到80%以上的最大心率,然後立刻休息30-60秒左右的間歇時間,接著再以同樣的運動再次衝刺30秒,之後再休息30-60秒,如此循環5次左右,全部時間大約只花4至5分鐘。由於這種高強度且短時間運動可以達成快速燃脂的功能,因此非常受到明星權的喜愛,於是很快地就流行起來。

 

這種高強度間歇運動原先主要是以提升心肺功能,而達成發揮最大攝氧量所設計的一種選手訓練,因此對於身體的獲氧能力、細胞血氧供給,將有明顯的功能。整套運動就是一種相當好的有氧運動,許多的人體臨床試驗的指標,都顯示它能有效的降低體脂及體重,並使人體的最大攝氧量逐漸提高,是一種非常適合慢性缺氧者的運動方式。

 

我們研究中心曾經和國內首屈一指的HIIT國家訓練中心合作研究過相關的測試,發現透過這類運動對於提升細胞或組織的有氧代謝功能相當有效,後續深入研究也再發現原來透過這項運動的提高細胞獲氧率之後,體細胞的DNA 能被啟動活化,使得胰島素受體快速地被修復,而逐漸恢復體細胞原先的能量代謝效率,加上快速運動的消耗體能,使得周邊的脂肪細胞能有釋出能量的機會,達到幾個月之內就能快速減重及減脂的功能,我們研究中心首推這類運動給缺氧型肥胖的患者運用。

 

但是仍必須提醒由於這是高強度的運動,一些原先有心臟血管相關疾病的人在進行時,必須注意自己的最大心臟強度已經不復當年以及其他正常人的心臟,因此除了必須先行暖身之外,還得再專業人員的監視指導之下進行,以避免心肌梗塞或腦中風等致命世間發生。

 

 3.  持續耗能型運動

除了重量訓練(如舉重)以外的其他一般有氧型運動,像是慢跑、游泳、登山、跳繩、羽球、籃球等等類的運動。由於這類型的運動,也具有強化心肺功能、增加血液循環、以及持續消耗體能等等作用,因此對於缺氧型肥胖者較不嚴重者,可以嘗試這類型活動去增加脂肪燃燒。

 

我們的研究發現, 一般缺氧型肥胖的人,若是利用跳繩的運動持之以恆有規律的進行大約60天左右,大多能有不錯的消耗能量及燃燒脂肪的可見效果。透過跳繩使身體上上下下的跳躍,可刺激心臟增加心搏與血液流動,同時也增強肺臟的獲氧率,使體細胞強化有氧代謝,協同結果,可以增加體脂燃燒減重。

 

 4. 平板支撐(plank)

平板支撐又稱棒式運動、撐舉、撐高、撐平板,是一種訓練核心肌肉強度的運動。主要是透過身體緊繃出力,讓身體維持在一個費力的姿勢,對抗自體重量並且維持相當一段時間後,將大量消耗體能,同時也連帶強化細胞有氧代謝。常見的平板支撐是前支撐,維持伏地挺身的姿勢,身體重量由前臂、手肘及腳趾支持。

 

許多的研究發現,透過平板支撐主要可以讓腹部的許多核心肌肉持續刺激作用,而這些肌肉的血液供給將會從原先的慢性缺氧狀態,漸漸轉為有氧代謝狀態,於是周邊的脂肪細胞,也將隨後大量釋出燃燒原料供應這些肌肉細胞,使得腹部脂肪細胞可以有適當的管道,釋出儲存的三酸甘油脂。這對許許多多中年後得到鮪魚肚的缺氧型肥胖患者而言,將是不錯的促進脂肪燃燒策略。

Click Here

B. 強化有氧代謝的活動

 1.  反向腹式呼吸及吐納:

反向腹式呼吸,也稱作吐納,延伸得極致一點,也可以稱做氣功。簡單的說就是運用一種特別的呼氣與吸氣方式及頻率,讓身體強化有氧代謝的一種呼吸方式。也就是透過吸氣時從鼻孔徐緩的吸氣,使空氣慢慢地充滿肺部,並將體積膨向下脹至腹腔,同時停留3-5秒以上,接著再徐徐地將廢氣從口中緩緩地吐出,而完成一個腹式呼吸的循環。

 

一般我們所認知的吐納、氣功大概是屬於傳統雜藝武術或宗教神學等等的範圍,當然印象中精通這些技藝的人群,要不是所蘊含的力量超大,或者是壽命超長。事實上,要是能在生活中真的實踐這種呼吸方式,確實將發生令人意想不到的壽命與能量。

 

專業運動訓練研究發現,當運動員或者游泳選手在運動競賽時運用反向腹式呼吸的方式競賽時,不論出力或速度等方面的表現,比正常胸腔呼吸競賽者綜合起來都大於5%以上的優異表現。這說明反向腹式呼吸比一般呼吸能提高身體能量電池(ATP)的產出。另外有臨床試驗也發現,當糖尿病患長期餐後以反向腹式呼吸方式運動時,除了體內血糖(如HbA1c等)能明顯下降之外,腰圍與BMI也明顯減少。

 

我們研究中心的研究發現,由於反向腹式呼吸能明顯增加血氧的飽和度,同時也能讓體細胞快速轉化成有氧呼吸的代謝模式,透過這種模式讓體細胞中的胰島素受體逐漸恢復敏感度,而能讓脂肪細胞的三酸甘油脂能量得到燃燒的管道,一段時間之後,體脂及血脂都將明顯的控制正常。所以我們強力推薦運用這種反向腹式呼吸,作為對抗缺氧型肥胖的有氧代謝強化基礎。

 

 2.  按摩(Massage):

按摩,也被稱做推拿,主要是指透過外力的施加,以身體的接觸對皮膚下的肌肉進行按壓或拉伸的行為。主要目的是為了伸展肌肉、疏通細胞組織液,強化關節與韌帶,促使氣血運行並調整臟器間的體液流動,主要是為了增強人體抵抗疾病能力,或者達到減少病痛的目的。在傳統東方各國,針灸與推拿隸屬同科,理論基礎大致相同,因此按摩也簡稱「針推」。現代物理治療的醫學雖是運用各類物理復健治療的方法,但仍屬的一種按摩與推拿的廣義延伸。

 

許多的人體臨床研究也發現,透過適當外力按摩推拿,對於血糖的降低,甚至胰島素受體的敏感性有顯著的幫助。有些臨床也顯現一些推拿的方法,能有助減少脂肪的體積的功效。如同前面所提,正確的推拿就如同針灸那般,必須依賴正確的經絡或穴位,以及適當的力道與手法才能發揮功能。

 

我們的研究中心也發現,透過適當且正確的推拿或按摩,可以直接的強化按摩部位的血液循環,幫助該部位組織的細胞強化有氧代謝,當然有助於強化已收縮DNA的的活化,同時還能助消耗局部的能量堆積。但是千萬不可以按摩或推拿過度,畢竟若過度後所發生的發炎狀態,反而將引發組織纖維化後的急速缺氧。基本上這類按摩或推拿的活動,對於缺氧型肥胖的族群的確是值得推薦的簡單活動之一。

 

 3.  靜坐冥想:

靜坐冥想,其實也可以對缺氧型肥胖有莫大的幫助。基本上透過適當的靜坐姿勢,除了可以讓身體各處放鬆,而使細胞獲得較多的血氧之外,在靜坐時,配合適當的呼吸吐納方法,可以增強血氧的交換,而強化細胞的有氧代謝。若再配合正確的冥想方法,將能有效的調控脂肪細胞的能量轉換,如果冥想與靜坐的境界達到一定高度,還能像武俠小說中所描寫的大師那樣,可以幫助脂肪燃燒,而達到瘦身的功效。

 

許多的研究發現,肥胖者若是進行適當的靜坐冥想,可以對食慾的控制及體重有明顯的幫助。在幾個臨床研究中也發現,配合針灸與靜坐冥想、或者只用正向冥想等方式,竟然都可以在3-6個月後,明顯的達到減重的目標。

 

我們的缺氧型肥胖研究中心也發現,透過適當的靜坐冥想訓練後,可以透過意念強化身體的血氧,並修護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數量與敏感度,降低HbA1C的數值,也就是可以直接減少脂肪細胞的堆積,以及強化體細胞對能量的有氧代謝率,這將可以直接幫助缺氧型肥胖重返有氧的正常體態。另外,加上透過靜坐冥想調節的腦血管血氧與血流,可以強化食慾素神經細胞的偵測環境,不但可以控制食慾,使身體不至於過度飲食,同時也因此讓睡眠中樞得到活化,而幫助睡眠正常化。我們研究中心強烈推薦使用這類靜坐冥想,去幫助缺氧型肥胖的患者。

 

Click Here

C. 調節醣類油脂的活動

 

 1.  站立辦公:

自從大量人類進入城市化學習、工作之後,原本站立的時間逐漸被坐著的時間所取代,包括開車、坐車、辦公、開會、社交、娛樂、學習、吃飯等等的活動,都離不開椅子。許多人會認為坐姿的活動會比站姿還要來得省力,但是實際上局部的器官組織,反而因此得更加出力去維持這類姿勢,譬如像是腰部椎間盤所承受的壓力,在站立時假設是100%的話,當坐下來時,這些組織所需力量或耗損的能量將提升到約150%,若再加上不正確的坐姿(如翹腿、低頭、聳肩等等),將讓腰椎集相關核心肌肉承擔全身大部份重量,長期下來除了發生肩頸容易痠痛無力、腰部椎間盤突出、或筋膜僵硬發炎等疾患之外,最重要的將發生鮪魚肚這類缺氧型肥胖的問題。

 

許多的研究揭露,靜態站姿比靜態坐姿要多出4倍以上的能量支出,而人類一天當中又有8小時以上的活動時間都處在坐姿的活動中,也因此在同樣的飲食狀態下,當然會多出許多能量被轉化成脂肪堆積儲存。因此許多的科學家也提出利用站姿辦公去幫助減肥或者預防肥胖的想法。

 

我們研究中心也發現,若是能在辦公、工作或學習的8小時過程中,適當的規劃出4小時時間是以站姿活動,將可以有效控制體重,同時也可以增加肺部的有氧交換效率,若再搭配其他如前所提的飲食、食物、活動等方法,將是一個消除鮪魚肚,增強肌力的對抗缺氧型肥胖簡單有效的方法。

 

 2.  168斷食控制:

近年來在社交媒體的推播效應下,許多網紅也開始傳播如何以控制飲食的方式減肥。其中最簡單也比較受到廣泛使用的,就是運用所謂的168斷食控制方法去進行減肥,所謂的168斷食減肥法,簡單的說,就是在一天的16個小時內禁食,而相反的在另外的8小時內完成一天食物的補充,的一種重新分配起居時間的飲食方法。由於和現有飲食習慣並沒有太大的差別,就可以達到局部減肥的功效,所以相當的受到歡迎。

 

假設一般正常飲食時間是早上8點吃早餐、12點吃午餐、以及19點吃晚餐,這時只要將早餐改成12點和午餐一併食用,晚餐仍然保持在晚上7點左右,或者,把早餐改成10點完成、午餐依舊是12點,而晚餐則是改成下午4點完成,這樣依舊可以變成168斷食法的範圍之內。

 

這種飲食方法主要用意是讓身體在這空腹16小時的期間中,清空腸胃中前8小時的食物,並進一步分解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由於身體會優先處理我們吃下的碳水化合物轉化成醣類代謝,之後才去分解蛋白質及脂肪,但是傳統一日三餐的模式,往往還沒機會代謝脂肪就又吃下了一餐的食物。因此透過拉長時間的類似斷食法,讓身體空腹至少 14 -16小時,等葡萄糖、肝醣、蛋白質都消耗完了,就能增加脂肪代謝的機會,而達到減肥的功效。

 

許多的研究文獻發現,雖然168斷食法可以局部的達到減重的功效,但是有幾個問題或者隱憂的證據逐卻漸浮出,包括減重的效果並沒有隔日斷食法明顯( 一天正常進餐、隔日全天斷食)、使用者容易發生情緒異常現象,像是暴怒、憂鬱、昏迷等等問題,長期後體內的IGF-1(類胰島生長激素)將明顯減少而造成神經退化等病變的疑慮,使用者容易在進食期間大量代償性的攝食,除了造成效果不佳之外,在停止斷食後體重反而攀升等等諸多問題都發生,這使得一些國家的衛生單位不得不發文提醒民眾注意不要自行輕易嘗試。

 

我們研究中心發現,這類168斷食法,對於缺氧型肥胖者的體重控制具有相當的幫助,主要是因為透過這類斷食法,可以加速讓體細胞的胰島素受體恢復修護機制,這對於慢性缺氧肥胖者是比較有利的一類斷食方法,若是配合前面介紹的特殊食物,將可以達到快速轉換油脂的功效。

 

Click Here